說到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兩者之間的區別,其實他們并不是絕對概念,而是相對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店鋪開在步行街上,店鋪里的流量相對于步行街而言就是私域流量,因為店鋪處在步行街內部。而步行街的流量相對于店鋪而言就是公域流量,因為其他店鋪也可以享用這個流量池。那么私域流量跟公域流量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什么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指的是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無需付費的、可反復利用的流量。私域流量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微信公眾號、社群、小程序或自主APP。 什么是公域流量? 公域流量也叫平臺流量,也就是各大平臺的公共流量,不屬于單一個體。所在的平臺有主動分配流量的權力,公域流量是不可控制的,但是商家可以通過投放廣告來獲得精準的流量。
私域流量的主要特點:
1、獲取粉絲的難度較大,要發布大量且有用的信息才能成功把粉絲吸引到屬于自己的流量范圍內;
2、粉絲黏性高,既然能成為你店鋪的粉絲那就證明這個粉絲是持著“認同”態度的,則不會輕易掉粉;
3、 核心是用戶關系。用戶相信你證明他覺得你是一個懂他的人,而不是一個冷血的機器。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有血肉、生活、感情的專家以及好友。
公域流量的特點:
1、相對容易獲取,哪怕你一個粉絲都沒有,你的內容也會被大量的人看到;
2、黏性差,畢竟屬于一次性流量;
3、穩定性差,不可控制。
對比而言,私域流量池里客戶與品牌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可以反復觸達,有利于提高企業商家的口碑,也有利于形成轉化。那么應該怎么利用私域流量的優點來刺激銷量、成就業績呢?建立私域流量積分系統會是你的理想選擇,立馬打造專屬自己的積分私域流量(可參考通兌吧)。
第一步,積分營銷吸引用戶留存。積分不僅僅是記錄消費的作用,更應該是與用戶互動的工具,讓用戶感受到企業商家對他的重視。設置私域流量積分系統,需要深度思考積分積攢與消耗的規則,同時還要結合用戶的消費行為、消費的產品線、交互行為、用戶裂變等進行多元化設置。當你把私域流量積分系統建立完善并有效宣傳后,還需要與用戶通過積分活動任務進行互動,讓新老用戶都有動力積極參與到其中。
第二步,社群傳播,實現有效觸達。社群營銷的渠道各式各樣,何不把微信號、公眾號、朋友圈等等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多流量的私域流量池推動有效觸達的實現?
第三步,用戶精細化運營,防止用戶流失。上述兩步都是屬于類似于打地基,來到這一步就是相當于是好好地設計大樓了。當品牌擁有大量粉絲需要維護的時候,怎樣才能更大限度地維護好用戶?如今在大數據的幫助下,企業商家甚至可以根據后臺數據將用戶自動分類,然后可針對不同的用戶,根據其購買頻率、金額、喜好、地區、產品種類、渠道等等建立分類分級,建立對應的標簽屬性,從而針對不同標簽的用戶推出不同的積分營銷策略,從而形成更有針對性的吸引力。